中醫可以治療經痛嗎?


😅「醫師,我有一個朋友每個月月經來都好痛好痛,會痛到嘔吐,甚至在地上打滾」
😅「我經來止痛藥吃再多都沒效,實在沒辦法了,請問中醫可以治經痛嗎?」

😁好,經痛到底要看中醫還是西醫??


我們先來看看中西醫是怎麼治療痛經的:


根據統計,超過一半的婦女(甚至高達90%)
曾有經痛的症狀,約15%的婦女,會因經痛妨礙工作或影響到正常生活作息。
另約有8%的婦女會因此請假,導致缺課或無法上工。
經痛的治療,西方醫學目前仍以藥物保守性治療為主。


若是原發性經痛的病人,其原因在過多的前列腺素,會使用一般的止痛藥即可,或是合併避孕藥的使用。


對於次發性經痛的病人,還是以處裡病灶為主。

會選擇具有抗前列腺素功效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止痛效果較佳,常見的藥物有: Motrin、 Nuprin、Medipren(ibuprofen)、
Aleve (naproxen)

那中醫如何治療痛經?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月經的形成,這是數千年來中醫觀察人體的生理統計結果,所歸納出來的人體結構模型,也可以說是大數據資料庫的濫觴。
我們發現,月經是先由奶水[1]的生成,
儲存在胸部,再往下導經由子宮排出經血。
這也是造成經前一周會先有胸脹,再有腹脹的經前不適。
若是心臟推出血液的力量足夠,經血可以快速往下導
則胸脹不會發生,若心臟回收血液的力量充足,則小腹的積血可以快速打回心臟,小腹就不會脹痛。
許多女性朋友可以回想二十歲時,是否有胸脹以及腹脹的情況?
還是經期來了都不知道,趕快去準備女性用品。
在處理長期強烈經痛的患者,建議可以先去婦科做超音波檢查
看看是否有子宮先天結構異常,像是子宮發育不全或是子宮內疾病: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等;
等到確定病症,再開始中醫治療,
這樣我們可以快速的看出子宮或肌瘤在治療期間回復及縮小的程度,讓病患更安心地確認中醫的療效。
經方在經痛的調理是以月經來的前一周就開始以加味四物湯強化心臟力量,補足血量,一直服用到經期結束,痛經症狀可以減輕許多;此外,經方的加味四物湯一定是白芍加倍,加強子宮血液回流到心臟,再加一些去掉瘀血的藥,就會讓子宮肌瘤縮小喔。
經痛長期服用止痛藥會帶來腸胃道出血,心血管疾病以及腎毒性[2],得不償失。試問,我們跌倒手指骨折,是要長期吃止痛藥讓他持續骨折,還是請醫師把骨折接回來呢?
同樣的,經來疼痛,聰明的妳一定也知道,該用中藥加熱子宮溫度,去掉瘀血,這樣經期會更順,再也不擔心經來喔!
[1]奶水為借用目前已知的代謝產物名稱,它可能是不同的物質,經由人體轉換成經血排出,清朝唐容川大師,與倪海厦老師皆有相同的見解
[2]葉宏軒醫師 止痛藥與疼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