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北的燠熱,讓人大汗、大渴、脈洪大三者具備。這時,就是大嗑西瓜的最好時機。那為何有些人吃西瓜會拉肚子?經方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倪師曾說過,純水的氣化是在水分穴,也就是在胃的上側。而帶有營養的水分,是在小腸氣化的。這是臨床的經驗談,也讓倪氏經方的基礎更加完整。有些人猜測,這是否與溶液滲透壓有關...這部分就請有興趣的研究人員去加以驗證了。
那我們吃的水果,是在那兒被氣化吸收呢?就是小腸啦!大家知道,心與小腸互為相表裡,也就是說心火與小腸火是共生關係,心火夠強,能下達到小腸,就會讓小腸火也旺盛;小腸火旺,消化吸收自然好。身體養分足夠,代表供給到心臟的營養也夠,心氣、心血足,心火也能維持不墬。那要是寒涼的西瓜下到小腸火,而小腸火又不足以氣化水分,會發生甚麼事?就是拉肚子囉!有時還可以看到沒消化的食物殘渣在便便裡,這就是小腸火無法消化的證據了。
台灣是水果王國,這麼多香氣逼人的瓜果,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一般來說,夏天常見的寒涼性水果:瓜果類、奇異果、火龍果等。
夏季常見的平性水果:蘋果、木瓜、芭樂。
其實就中醫生理學而言,只要小腸火夠旺盛,天然的水果通通可以吃,但是青春小鳥常常是一去不回頭,年紀大了,熬夜多了,導致小腸火不足,遇到寒涼性的水果,會消耗更多小腸火,沒辦法吸收,就容易下痢。
那我們怎麼知道哪些水果可以吃,那些不行?
除了多多上網古狗前人的智慧,也可以直接吃下去,吃了之後沒胃口,或是拉肚子小腹痛,就代表自己沒有能力消化和吸收,最好減少或避免食用喔。
留言
張貼留言